充电技术竞争激烈 车企争相布局补能市场 提升行业集中度
广汽动力2025年“双万桩摆设” 充电配置出卖商场迎来新机会
近日,广州汽车团体股分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广汽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汽动力”)对外宣布了面向2025年的“双万桩摆设”,同时宣布启动“三连倍增”战略,力争到2027年进入行业头部阵营,全面进军充电配置销售市场,未来三年配置销售目标突破100万台。
车企纷纷布局充电补能领域
随着汽车行业向电动化转型的步伐加快,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是这一转型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事实上,近段时间以来,不少车企纷纷在充电补能领域有所行动,除加大投入外,还主动进行合作。
早前,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小米汽车”)联合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简称“蔚来汽车”)、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小鹏汽车”)、北京车和家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车和家”),正式启动充电补能网络合作,三家充电桩将进驻小米汽车充电地图。
根据合作协议,超过14000个蔚来汽车充电桩、9000多个小鹏汽车充电桩和6000多个车和家充电桩将全部接入小米充电地图系统。这一举措意味着小米汽车用户将能够在其充电地图上实时获取这些充电站的最新动态数据,包括充电站的空闲状态、充电费用及位置信息等。
浙江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极氪汽车”)也于2024年12月底发布了2026年快速充桩布局计划:预计2026年全国建成2000座极充站,1万根极充桩,极氪汽车App充电地图接入第三方充电桩突破180万根等。
充电基础设施发展迎来新机遇
“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对充电基础设施的需求也在扩大,这为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此外,多家车企的积极参与,将有助于推动充电基础设施的规模化和互联互通性,进而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充电体验。”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文化创意研究所所长林先平表示。
国家能源局早前宣布,截至2024年11月底,我国累计建成充电桩1235.2万台,同比增长50%;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累计建成充电桩3.31万台,覆盖了除港澳台外的所有省份。2024年是全国充电基础设施快速增长、产业形态不断丰富的一年。
另外,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简称“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近日公开表示,近年来,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快速增长,已建成全国最多、服务范围最广、种类示范最全的充电基础设施系统。目前根据“1公桩=3个私桩”计算,我国2024年新增市场的纯电动车桩比已达到1:1,超过全国其他国家倍水平。
根据乘联会管理的中国充电联盟数据统计,2024年11月份的公共桩总量达到346万个,随车私桩现今为889万个。
崔东树认为,国内充电桩经营行业保障资金、场地、电网容量和数据资源四大竞争壁垒,目前已显现马太效应,头部企业市场集中度提升。当前直营充电桩的增长范围较大,头部经营商表现较强。
他举例表示,广汽动力的充电桩2024年11月份平均充电量达7358度,每月皆表现良好。而蔚来汽车的充电桩充电量达约2388度。而部分老陈充电桩的充电平均每月仅100多度,主流充电企业的月均充电在千度水平。
同时,随着各大车企及产业链公司持续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将更好地缓解新能源汽车充电焦虑,还将促使充电桩、充电枪、超充站运营管理等上下游产业迅速增长。